青年艺术家蔡小华天资聪慧,性格坚毅,行动执著,视界开放,思维活跃,是一个十分难得的艺术人材。
他是岭南派花鸟画家蔡鹤洲、林金秀夫妇的后人,乘承家学,干上了画画的行当。可他的本职工作是舞台美术。更为有意思的是,成年以后,他收起了自幼学成的童子功,一头扎进了架上油画创作,而且切入的领域正是抽象艺术。这在当时的西安(80年初),属于罕见的“前卫”“激进”派。
他如今也才到了“四十而不惑”的年龄,可他在“架上”摸索抽象艺术,却也有了二十多年的光阴,二十多年的思考与摸索,二十多年的辛劳与曲折,换来了二十多年的积累和收获。
这二十多年的轨迹本身就是一部丰富多彩的“画册”。它是由蔡小华年轻的生命与时间本身来合作出版的。阅读它,在某种意义上说胜过了蔡小华的任何一本画册或宣传品。
这本由他的创作轨迹本身来展示的“画册”,不仅包含了艺术家个人的全部创作内涵,而且折射了我们这个时代抽象艺术的推进过程及其命运。
我自然很有兴趣静下心来阅读它,只是由于篇幅有限,还无法全面展开我的阅读心得。只能从一次对话开始。
在进入对话前,还有必要作一些简略的交代:
二十多年来蔡小华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系列:
(1)《潜·蕴》
(2)《黑色风》
(3)《无中生有》
(4)《无序》
(5)《极端》
(6)《纯化的意念》
(7)《椭圆形符号》
(8)《黑·白》
在这些系列中,最能代表他个人面貌的应是新作《黑·白》系列,其次是《纯化的意念》、《无中生有》、与《椭圆形符号》等系列。理由是,从《黑·白》系列等作品中可以看出一个事实:即在超越西方当代的抽象主义抑或抽象表现主义,又在超越传统艺术的意象抑或似与不似,从而在一个本土方向上,找寻着他的出路--而在我看来,这才是真正的希望之路。我曾妄称之为“中国超写意新艺术”。
在经历了具象、抽象、物象、意象的种种纠缠之后,蔡小华终于回到了心象的建构工程之中。而心象的建构,自然离不开语言的探求。“轻松而自由”(蔡小华语)的创作要义,正包含在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中。
再来一个二十几年,会有怎样的轨迹,怎样的结果?
以下便是我们的谈话。
问:从你的简历上得知,你在八零年就开始创作抽象表现主义油画了。在国内可以说是罕见的,比‘85新潮’还早。为什么当时会选择抽象表现主义这个样式?你自幼学习传统中国画,成年后,一下便跃入所谓的“前卫绘画”,跨度是否太大?
答:您问为什么选择目前采用的这种形式,这样说吧,每一个画画个人,都得为自己找出一种适合自己的表述方式。我也做过很多写实的努力,但总感到主观必须去服从客观的形式,不得不约束自己的意志,不能任性发挥而很难准确的表达自己对客观宇宙的感受。直到寻找到这种形式,才得到一种心灵的解脱。之所以搞这种形式,仅仅是因为它适合我,并非刻意的用形式来套自己的感受,更不愿被形式所奴役而扭曲灵魂的激荡。坦率地说,这一切都跟我小时候学习国画,后来的油画的写实历程有着内在的根本联系,我只认为这是一种潜在的延续而并非跨越。毕竟,这是我艺术生命中的方方面面和实实在在。
问:从你的创作面貌来说,几乎一直都在做减法,不断地简化画面上的负载“物”(色彩、机理等)或符号代码,甚至放弃了空间再回到平面,为什么要这样做?是出于精神表达的需要还是出于个人式样上的需要?
答:应该说是出于精神表达的需要。样式只服从于表达。画面语言力求准确,一幅画也只是画家解释客观世界的一段话或者一句话,它内涵可能很丰富,但你不可能用一幅画把你所理解和感受的宇宙完全表达,而你的视角也会在不同心境下随时改变。但不管怎样变,最后的目的是不变的,那就是为了纯粹,为了更加明皙。您是搞文字创作的,我相信您也一定有过那种被激情冲击得不知所措的感觉。你得去承受这种磅礴,必须在这种近乎于浑沌的茫然中挣扎出来,寻找一种语言去表达它。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