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小华,1960年生于西安,祖籍福建省福州市,出身艺术世家,其父蔡鹤洲、其母林金秀是岭南派国画大家。他自幼受中国文人画的熏陶,15岁始攻习西方素描、水粉、油画,从艺近40年。他一直恪守自己孤绝的艺术追求,采用醇酸漆、丙烯、油彩等混合材料,充分发挥漆的材质特性,独创了一种全新的绘画手法及画面质感,仿佛西方绘画自传入中国,经百余年流变,在他这里入土生根,终于结出既饱含中国精神,又兼容西方理念的硕果力作。蔡小华的画不仅要看,更需要读。他采用滚压、喷射、泼溅、刷扫、滴淋等多种工艺,仿佛要穷尽混合颜料的各种可能。放眼当今世界画坛,罕有人像他这样尊重绘画材质,并竭力发掘其全部潜能,他珍惜每一种偶发效果,追踪每一种随机形态。漆的流动、涩滞、凝结、起皱、生纹、光泽、触感,无论看似多么的不可重复,都为他所驾驭,融入任其支配的语汇辞典;局部越肆意、越凌乱,最终画面的整体感与统一性,就越不可思议。突发与必然、摸索与机缘、得之不易与信手拈来,构成如此诡秘的作画过程。蔡小华的作品一画一相、幅幅不同。有时看似明净单纯、不染纤尘,细察则纹理胶结、变化莫测,它们仿佛不是画上去的,而是从画布里生长出来的,有种原本如此的天成之感,自然的玄奥也由此包孕其间,混沌沉寂的深渊里藏着无穷的喧哗骚动,扑面而来的单一纯色让人感到的是时间的悠远、空间的无限。我们通过凝结的漆皮触摸到宇宙的质地--深邃、寂静、永恒。蔡小华,作为一个21世纪的中国人,重新定义了色彩与空间,这既让熟悉抽象画的西方人倍感亲切,也不让东方人觉得陌生--这种创作过程就是中国古人所追求的“天人合一”。“色即是空、空即是色”的佛语禅言在这里也可以被重新解读,它们所散发出的人格精神,也正是传统中国文人的优雅精致与含蓄内敛。
将蔡小华的油画与甘而可的漆器并置,别有奇趣,意味深长。首先,两人都对材质有种极端的尊重。他们的工作室,与其说是艺术家的画室、手艺人的作坊,还不如说是化学家的实验室,他们在其中执著地钻研材质的秘密,发掘材质的潜能。而材质也仿佛懂得感恩,给予他们丰厚的回报。其次,在他们的工作室里,没有一挥而就。两人都深信不可思议的效果来自无穷次的重复。他们共有的是常人无法承受的耐心,让其他艺术家汗颜的耐力。他们追求极致,他们因此给人以信心。最奇妙的是,他们的作品肌理的不可思议,那种经过千锤百炼而成的细腻、准确与精密,都引发人触摸的欲望。他们画出、髹出了触觉,唤醒了人们体内这种比视觉起源更早、也更根本的感知方式,让人在瞬间摆脱了语言。于是,人心中自相矛盾的思辨悄然退场,喋喋不休的解释戛然终止--他们带给人的是宁静和幸福。
边界、渐变与过渡,是蔡小华偏爱的题材。这组作品仿佛让人看见音乐,它们图解出一组音符由强而弱,直至消失的过程,与此同时,另一组音符出现,增强,也走向衰弱。其实,这里有无穷的音符交替登场、往复不绝,其和声是什么音色、怎样的曲调?这也许就是天籁。为听到这宇宙的声音,画家仿佛走到了宇宙的边际,而空间之外,还有什么?有与无、外与内、色与空、人与物,还有意义吗?时间本身还存在吗?这个问题本身有意义吗?语言、概念与逻辑,在此显得如此无能,如此无用。
蔡小华试图用漆、油、水、丙烯探寻这个秘密。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