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进到展厅看展览的时候,很容易感觉到蔡小华先生作品的制作很精良,很考究,用皮道坚老师的话说,的确是非常“充实”的感觉,能看出蔡先生一方面在画面上下了很多工夫,另一方面在画外也下了很多工夫。目前创作抽象的群体,可能有的人在画外下工夫多,在画面上下工夫少;有的人在画面上下工夫多,画外下工夫少一点,蔡先生给我的感觉是画内、画外都下了不少工夫。
第二个感觉我和林小姐和郑工老师有类似的感觉,的确画册和原作不是一回事。为什么不是一回事?之前我在网络上和画册上看到蔡先生的作品,媒介传播让我们对蔡先生作品的焦点更加集中在颜色上,我想这个恰恰不是蔡小华先生比较关键的一个点。皮道坚老师讲得很清晰,认为蔡先生的“色调的创造”有很强的个人特点,很异化,有创造性。蔡先生一方面是通过颜色的丰富性调节自己的创作,以便让他单个的系列更加丰富,但是我想这不是他真正的目标。媒介的传播,使我们对他作品的关注偏离了焦点,今天看到现场的作品,更加集中在蔡小华作品的质感,尤其是颗粒感,这是蔡先生最有作为可能性的领域。
第三点提一点意见,看了这个展览之后,我觉得渐变类的作品并不适合并列性的展出,把很多渐变类的作品并列在一面墙上展出,削弱了单张作品的力量。远看和近距离看某一个单张作品的时候,力量已经足够了,放在一起会互相影响,并且又把我们的注意力拉回到形式变化的层面,我想蔡先生不用花那么多的精力在形式的变化上,我倾向于更加整体性、非渐变性的作品。这种作品精彩之处在什么地方?在这样的作品中,笔触、布局和画面的结构不再是蔡先生考虑的重点,也就是说,他可以从画面的布局和画面的结构中解放出来,然后把他真正的精力放在“质感”、“大颗粒”的营建上面,这才是关键。
贾廷峰先生刚才提到了上次展览的概念非常好,“呼吸”的确非常透气,蔡小华的绘画中除了夏可君先生提到的“虚薄”的概念,也有夏可君兄经常提到的“坚实性”,呼吸让作品更加透气,这让我想到一个人,从概念上有一定相关性是韩国/日本的李禹焕,李禹焕有一个概念,他说他自己每一笔在画布上停留时间非常缓慢,犹如自己的一呼一吸,恰恰与蔡先生的作品有相关性。李禹焕的作品更加讲究笔触的布局,以及笔触图绘区域和未图绘区域两者之间的关系。
另外对于抽象理论我最近有一个看法,前两天我看到一本艺术杂志的专栏作家谈到中国抽象目前的状况,他的理论我觉得有一些问题,他认为梁绍基和李华生反映了中国传统理念中存天理、灭人欲的概念,我不是特别认同,觉得不准确,还是要长期跟踪个案的研究,从长期的个案里面才能够真正生发一些好的概念的总结出来,才能对抽象理论的发展有益。经由蔡先生的作品引发出来的对抽象的认识大致是这样。谢谢!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